中巴关系

总统启程对中国进行为期10天的访问

应中国政府邀请,巴基斯坦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于周五启程访华,于9月12日至21日进行为期10天的访问。 总统表示,访问期间,总统将访问成都、上海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中国多个城市,并与当地领导举行会谈。 此次会谈将涵盖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尤其侧重于经贸合作、中巴经济走廊(CPEC)以及未来的互联互通倡议。双方还将在多边场合就双边合作交换意见。

大使姜再冬:巴基斯坦重申致力于地区团结,誓言支持中国和平繁荣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周二表示,中国和巴基斯坦将继续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合作,根据习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共同致力于全球和平、稳定与发展。 大使表示:“夏巴兹·谢里夫总理称赞上合组织是最能体现巴基斯坦坚定致力于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的平台,并表示巴基斯坦将永远与中国站在一起,追求和平、进步和繁荣。” 在谈到全球治理倡议时,他表示,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提出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 他指出,该倡议基于五项原则:主权平等为前提、国际法治为保障、多边主义为路径、以人民为中心为导向、以行动为原则。 他补充说,巴基斯坦已表示全力支持该倡议。“夏巴兹·谢里夫总理立即表示,全球治理倡议对世界和平、发展、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是迈向更强多边主义的历史性一步。

巴基斯坦学生将在中国接受培训和学习

中国将在2025年至2029年期间为巴基斯坦公民提供3000个培训和学习机会。 这项承诺是《中巴行动计划(2025-2029)》的一部分,该计划于巴基斯坦总理谢赫巴兹·谢里夫上周访问北京期间达成。 该计划属于“科技与人力资源”部分,其中将人力资本开发确定为合作的重点领域。 巴基斯坦和中国将加强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领域的联合研究项目。双方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建立新的实验室,重点关注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小水电开发、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控制、新能源、粮食与农业、医药卫生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该计划还致力于扩大科技人才交流。巴基斯坦将通过“杰出青年科学家计划”、“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培训班”、“中科院院长国际学者计划”以及“中科院-澳大利亚海洋科学与技术组织奖学金”等项目,支持巴基斯坦科研和管理人员赴华培训和学习。 此外,两国还将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下的合作,在空间信息、人工智能和传统医药等领域开展专项合作。

总理成功访华后抵达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夏巴兹·谢里夫周四结束对中国的六天正式访问,启程前往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新闻稿称,北京市政协委员韩世荣、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哈利勒·哈什米及外交人员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总理送行。 访华期间,总理出席了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二十五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扩大峰会。 总理出席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总理与中国国家习主席、总理以及俄罗斯、伊朗、土耳其、阿塞拜疆和塔吉克斯坦总统举行了双边会晤。 总理还出席了第二届中巴工商企业对接会。

巴基斯坦总理与中国总理李会面

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定于今天会见中国总理李强,讨论双边合作,并就地区和国际重要问题交换意见。 总理正在中国进行为期六天的访问,主要是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模拟辩论和胜利日阅兵,他还将与中国信息产业部部长李乐成举行会晤。 夏巴兹总理主持的第二届巴中企业对企业投资会议将在这里举行。 该会议将于2024年6月在深圳举行,审查由Shehbaz Sharif主持的第一版会议的成果,并概述未来计划。

巴基斯坦总理抵达北京

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夏巴兹·谢里夫周一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后,乘坐高铁从天津抵达北京。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伊沙克·达尔、联邦计划部长阿赫桑·伊克巴尔、联邦新闻和广播部长阿塔乌拉·塔拉尔以及总理特别助理塔里克·法特米也随行。 在北京期间,总理将出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宣言谴责巴基斯坦恐怖袭击

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宣言强烈谴责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恐怖主义。 成员国强调,反恐斗争中不应奉行双重标准,呼吁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核心作用下,打击恐怖主义,包括恐怖分子跨境流动,并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全面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和《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共同打击所有恐怖组织。 成员国强调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一项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的重要性。 成员国还强烈谴责2025年3月11日发生在贾弗快线(Jaffer Express)和5月21日发生在胡兹达尔(Khuzdar)的恐怖袭击。 峰会向遇难者和伤者家属表示最深切的同情和慰问。成员国进一步表示,必须将此类袭击的实施者、组织者和支持者绳之以法。 “我们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那些长期利用恐怖主义来谋取政治利益的人必须明白,世界不再相信这种说法。我们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一些外国势力参与了毁灭性的贾法尔特快列车人质事件,以及俾路支省和开伯尔-普什图省针对我们的无数其他恐怖袭击。”总理表示。

巴基斯坦企业家在红其拉甫山口介绍当地风味

随着6月至8月夏季旅游旺季的到来,巴基斯坦商人拉赫贝尔·汗位于中巴边境的小餐馆生意兴隆。 鹰巢咖啡厅从上午9点到中午12点供应融合巴基斯坦和中国风味的菜肴。“我们想把两种菜系融合在一起,”汗说。“我提供特别的服务,甚至会向顾客展示我们巴基斯坦人是如何享用美食的。” 汗从2012年开始经营这家餐馆。他来自边境附近的小镇罕萨,他说新疆当地居民的热情欢迎是他成功的关键。“这里的人非常友善,尤其是塔吉克族人。他们非常尊重和支持我们,”他说道。 由于对牛肉、羊肉和丰盛菜肴的口味相似,汗在这里感觉就像在家一样。“我和我的家人在这里生活得很舒适。巴基斯坦是我的第一故乡,但我的第二故乡是中国,”他自豪地说。 “我盖了新房子,四个孩子都在上大学,能通过这份生意养活他们,我感到很幸运。” 红其拉甫口岸是中巴之间唯一的陆地边境口岸,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贸易动脉。由于降雪和海拔高度,它一度每年只开放八个月,但自2024年12月起,它变成了全年开放的口岸,为像Khan这样的商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190名巴基斯坦学生来华接受高级农业培训

作为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培训项目的一部分,华中农业大学迎来了由190名巴基斯坦学生组成的代表团。 他们将分为水产养殖与加工、果蔬生产与加工以及智慧农业三个专业组,在这项双边青年发展项目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 据中国经济网周二报道,该项目以中巴合作为依托,旨在为1000名巴基斯坦农业毕业生在中国一流院校学习,学习先进的农业实践。 华中农业大学负责为巴基斯坦培养190名农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专业人员,所有学员均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154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是中巴农业领域持续合作的典范,也是双方共同促进农业发展迈出的实际一步。

中国学者称中巴阿外长会谈取得积极成果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程新红教授表示,中巴阿三国外长此次密集会谈取得了积极成果。 以发展促安全、以合作化解分歧的模式,不仅为阿富汗重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范式。 程新红在评价三国外长会谈时表示,未来随着三国合作机制的常态化,南亚有望成为21世纪全球发展新的增长极。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报道,会谈中,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明确表达了提升外交关系的意愿,并原则同意尽快互派大使。 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将缓解南亚次大陆的地缘政治对抗,也为通过外交常态化解决跨境争端提供了制度保障。 他补充说,中方明确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地区事务,强调各国绝不允许在其领土内发生损害别国主权的行为。 三方同意将中巴经济走廊(CPEC)从巴基斯坦延伸至阿富汗,重点推进能源、交通和农业领域合作。 这样,瓜达尔港的陆海联运网络将经阿富汗连接中亚,形成中巴-阿富汗-中亚经济走廊。预计该走廊将使阿富汗的贸易成本降低30%。 他表示,除反恐外,三方还在打击毒品走私、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上达成共识。